2007年4月25日 星期三

B&W CM-1


B&W CM-1
很久很久沒有遇過如斯出色的喇叭仔了,B&W CM-1就是這樣的一對!
不 滿你說,從過往到現今符合我心意的萬元以下喇叭仔,其實只有三對,他們分別為AE 1, PRO AC8及ATC SCM10,其中AE1表現最全面,所以最得我心,而其餘的二對PRO AC 8則以無敵的連貫性及音色幼細度冠絕古今,而ATC就以精練的中頻純度及沖擊力號令天下,B&W CM-1在這些喇叭仔的優點下是輸給它們的,但我又要同時告訴你B&W CM-1的萬般出色音效卻又是以上兩對喇叭仔: pro ac及 atc所不能企及的(AE 1除外,這是后話有空再詳談),事實上我認為B&W CM-1是一對劃時代產品,它整體音效表現之全面,在同體積,同價位,簡直就是大超班,它音像之大型,有如座地喇叭在開聲,那種雄渾壯厚的聲底,是過往任 何同體積平價喇叭仔所望塵莫及的,你很難想像到如此細小的喇叭仔,能發出如此壯大的音像,聽過B&W CM-1所發揮出的「大聲公」本色后,你會當堂對其它名牌喇叭仔不屑一顧,(當然你會說難道著名的ATC ,就沒此能耐嗎,對,以SCM 10為例,它同樣能發出如此壯大之能量,但ATC有一度不好,就是效率過底,同是使用marantz 9驅策,同等音量下,CM1就聲如洪鍾,而scm1則神情緊張,有種燥的感覺,CM1標明84db,事實上並不難推,但亦不算易推,有香港雜誌說其用十瓦 八瓦都推的好,實則是笑死街妨之舉,事實上CM1用越大power越過隱,基本而言箱形喇叭大致都有此特性,而喇叭仔更甚,我認為CM1效率中上,用每聲 道25瓦原子粒機是最基本要求,我用自個很欣賞的中國制造kosun u2原子粒合併機(50瓦),舞動CM1,音效與音壓都今人滿意,聲音厚度之佳大有jeff lonernd之風,如用聽音樂的角度觀之,已完全合格有餘,當然CM1潛質優厚,不用大power amp推之簡直就是浪費,所以當我應用marantz 9(雖曰復刻版,但我認為它是當今馬幣五萬元級別最全面的後級),把玩CM1時,CM1即時發揮出令人嘖嘖稱奇的驚人音效,強勁的底頻,優良的動態比例及 高頻伸廷,都達到令人完全滿意的狀態,同樣是使用marantz 9,但在過往我試聽的喇叭仔里,從未有出現過像CM1如此全面精良的音效而又毫無侷促感的喇叭仔,CM1以此價位制造出瓣瓣表現平均的喇叭,在同價喇叭仔 世界里,它是沒有對手的!

CM1 之所以如此好聲,全賴廠方精密的設計及嚴格的單元甄選,(大家可在互連網找到詳盡資料),造型上CM1相當前衛有型,銀色的鑲邊配合B&W獨有的 防彈黃色單元,整體感官非常搶眼時髦,剛才談述是CM1在叭喇仔天地里的表現,而CM1獨有的自家魅力,仍是萬千廠家所做不到的,我稱之為「B& W聲」,從過往的CDM 1、silver sig及現在的805S其高頻與中低頻表現都有其自成一格的品味,先說高頻,當年竄紅一時的CDM 1高頻伸廷幼細中不帶半點硬質,所以不論你用的是石機又或者是膽機,CDM1依然都是讓人聽得舒泰自然,到后來silver sig內部接線全部採用高純度銀線,結果高頻分析力無遠彿屆,而音色則是高貴脫俗的令人喘不過氣來,(是歷來最令我心動的喇叭)接下來近年的805s高頻 表現依然保持B&W傳統的柔軟特性,音色輸給silver sig但卻大勝當年的CDM 1(這也反映價碼上的差異)805s斯文高雅,音質純度高,有一種天籟之音,那么這一對又平又最新的CM1高頻音質又如何,首先你不可能在同價位喇叭仔中 找到如此高檔的「貴氣」喇叭,CM1音色亮麗動人潤滑之至,表現有90%似足805s,雖然CM1的高頻沒有805s般精細但卻另有一番風味,它比 805s更富動感,更具活力,我喜歡這樣的聲音,CM1一舉手一投足都充滿挑逗性,令人聽得非常興奮。
至 于低頻,簡單直接來說,CDM 1最差,又多又肥,沒什么分析力,silver sig最好,收放速度之佳,令人拍掌叫好,805令人滿意,CM1則彈跳力一流,分析力與805s同級,但低頻份量及下潛力輸給805s,除此之外,它們 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中低頻柔順無骨(但同時亦帶有音質上的妥協,下一段再談),有經驗的發燒友都知道,除了單端直熱三極膽機外,所有機種在音色重播上必 帶「硬」質,而B&W這一特性剛好互補長補市面上流行的膽/石放大器,再加上先天「剛勁」的數碼重播,B&W這一優勢用在這些「大眾用 品」你會發覺它總是比其它喇叭來得更自然更從容也更有彈力,你前端器材越是高級,這一特性也越明顯,而CM1在這方面就特別出色,它速度快慢適中,不溫不 火,通透中帶厚度,活生感、躍動感之出色,就連一些貴它几倍的喇叭都甚難望其項背。
至于專屬cm1的個人風格又為何?答案八個字「呼之欲出,全頻圓潤」
cm1 全頻發音輕鬆自在,重播任何樂聲cm1都有巨人輕撥鴻毛之態,琴聲的餘韻,人聲的喉底振音,全都輕而易舉的表露出來,而且全頻銜接流暢圓滑,令人聽得很開 心、很快樂,如果你稱此為音樂感,那cm1就是一對貫滿音樂細胞的神奇喇叭仔,它無時無刻都令音樂充滿活力與精神,在我寫稿生涯旅程中能遇到如此精品級的 平價喇叭是絕無僅有的,所以我認為cm1稱得上是2006年後的一個經典,如果有一天cm1停產,它在二手市場上肯定會比任何同價位喇叭來得更搶手,更值 錢!
cm1似乎由頭到尾都被我讚上天,難道沒有「破綻」?
有,當然有,任何器材都有罩門,cm1又豈能例外,我認為 cm1中底頻帶有空洞感,導致它重播樂聲有種不夠「實在」的感覺,而這也是為什么cm1比其它喇叭來得更自然從容的原因,這其實是設計上的瓶頸(即是妥 協),除此之外,它的高低頻分析力也尚未符合我的要求,但請大家不要忘記,cm1只不過是馬幣四干元的喇叭仔!如要更高要求,相信出多四倍的金額,是可以 辨到得。
總結:
cm1是一對音色圓滑高貴,動態非凡,聲底雄渾及底頻份量充裕的喇叭仔「事實 上,cm1是同體積喇叭仔里低頻最多者」,如果你聽過其聲,仍然覺得它貴,甚至認為它聲不符價,那我建議你不要再玩hi fi ,買部apple i pod聽mp3好了,總之cm1是在hi-fi基本要素方面取分最高的喇叭仔,任何平價喇叭仔一旦埋堆于它會必輸,請各位發燒友小心!各位愛樂者或發燒友 就算你不買,都要想盡辨法去聽聽它,否則你們必會大嘆走寶,到時別怪我不通知大冢。

Audiolab 8000S

嘿嘿!這肯定是一篇天下準發燒友最有興趣的文章,它几乎不存在任何維修記錄,它是平價機種的楚翹,它是一個經典級的傳奇…是為Audiolab也。
Audiolab,早在世界各地享譽,后來因管理出現況狀,轄手於「跑車級」TL MAGLEN,外型來個一百八十度的轉變,聲音質素也標青,但價格走高檔路線,沒有了AUDIOLAB當年,「質優、價平」的殷實作風,TL MAGLEN,乏人問津,是意料中事,因為市場上同等級數的好聲器材材比比皆是, TL MAGLEN想在這一個獨特的音響hi-end市場分一杯羹,其實談何容易!

說回來audiolab放大器,十多年來名滿天下,就是「影音」末曾評論過它,今天我就要給它還個公道,再次接觸audiolab,有如回到時光隧道,十五年了,是的足足十五年了,當時真是年紀小,在音響雜誌經常看到audiolab的廣告口號,「價格合理、音色厚潤、潛力俱佳」,令學生時代的我,無不對它傾倒眾生,發誓死省死抵,都要買回一部來嘆下,當年我買下audiolab8000a合併機馬弊千八元,為它推動過不計其數的喇叭配搭,但很對不起,我聽足此合併機五年左右,卻末曾感受到前輩論者所言之「音色厚潤」?難道我耳根有問題!抑或智質太差?回到十五年后的今天,AUDIOLA再次回到我的耳覺,我己有了答案,事實上這些年來,經過不少高級器材的洗禮,証明我當年所聽到的結果與現在所再聽到的結論是一樣的,也引證了,現在這「一國兩制」的「舊瓶舊酒」,是百分百原汁原味的「AUDIOLAB精神 」著作。

千呼萬喚始出來的audiolab,外型與制作與舊時代的產品一橫一樣,而音質特性也相同,對我而言,audiolab所有放大器都有同一特點,而這也是本文主角 8000s的音效傾向,對,平穩順暢,是8000s給我的第一個印象,它高、中、低頻銜接的非常完整,整體平衡度不會雜亂無章,不像很多高價機種,一會高音突出,再不然就是中頻呈雛型狀,要不就是低頻表達擁腫,總之就是整體搞到不三不四,8000s在平凡中顯不平凡,就是它最難能可貴之處,8000s全頻音色屬通透、自然型,(但絕對不厚潤)播放任何樂聲都稱職有餘並流露出風流侗黨之概,聽得8000s越多,你就會越覺得audiolab真是個不可多得的杰作,作為一個愛樂者,作為一個發燒友,擁有一部8000s其實你的腳己踏入Hi-end門檻的第一步!

當然你不可能要求8000s擁有孔武有力的潛勁,更不能奢求它有通透絕倫的高頻美色,畢竟8000s只售馬弊三千元樓下,對不喜歡膽機的朋友來說,這是我可以哀心推荐的唯一「平、美、正」的原子粒合併機!

此機唯一的敗筆就是喇叭接線插頭設計太過緊密,又難「進」,又難「緊」,想起都火滾!

Consonance Cyber 100 膽合併機


不說你可能不知 ,我其實一向對使用KT88(6550)膽放大器的膽機都不甚欣賞,(對,包括那萬人崇拜的古典銘器 mcintosh mc-275),這是口味使然,使用6550的膽機一向給我的印象則是:聲底帶有「硬質」及幼細度不足的問題,原本這次測試原屬同門另一款型的燈膽放大器,但主編一時弄錯,于是我將錯就錯,就看看這一部cyber -100(6550膽合併機)到底有何能耐!

由于前科之鑑下,我實在看不起此合併機,而且還要加埋中國制造(當然這其實並不是什么大問題,但試問誰無虛榮心?),然而聆聽之下,卻又令我發現新大陸,原來6550的強放管是可以造到如斯柔滑無骨的音質,聆聽此cyber100你完全察覺不到有「硬」及「粗」的感覺,取而代之的反而是那悠揚悅耳的清脆聲底,cyber100基本上音質呈中性兼帶柔勒感,整體給人一種清新爽麗的脫俗聲底,今人聽得非常舒服自然,我聽膽機多矣,但鮮少機種能令我聽得如此投入、如此忘我,如果你聽音樂是志在享受,那當你有機會接觸此合併機時,你必會欣喜若慌,完全被cyber100所俘虜!

當然還有一點不得不強調,
cyber100那特有的順滑柔和度,那是一種既富彈力又帶滋潤的可口音色,用目前最多人使用的鐳射機來開聲,它們之間簡直就是天衣無縫,CD那種又硬又不自然的「硬殼」怪聲,被cyber100中和了不少,形成了滿室生輝而又無壓力的暢快橫擬味道,証明了設計者在調聲方面確是有一手。

好!現在讓我們回到cyber100力水的課題上
從耳根聽來cyber100力度應在每聲道五十瓦左右,用它來推高效率喇叭audio note AZ-TWO(93db)猶如巨人輕撥鴻毛,舉止從容,呼之欲出,而且聲音不帶半點粗豪,你要知道舉凡任何高效率喇叭,只要放大器質素不佳,其音色必定「粗鞋」,cyber100不但聲底不粗還帶有精緻可人的密度特色,你可想像得到cyber100的「功力」是不容忽視的!當然要真正了解cyber100的力度極限,還是要出動我測試器材的鎮山之寶mieange mrm1,此喇叭不但非常大食,(如果部機不夠力,低音單元几乎完全不動)而且潛力必定要佳,否則單元會拍邊,高音會拆聲(尤如L/S35A),cyber100在此輕易過關,低頻雖末有虎虎生風,但仍然稱得上深沉有力,而開大音量時,高頻亦未有失真之態,以每聲道使用兩枚強放管而言,cyber100可說夫復何求,匹配市面上大部份喇叭游刃有餘也。

最后你必會問我,到底cyber100值不值得買?我可以這樣告訴你:如果錢不是問題,我會叫你買AUDIO NOTE MEISHU(它是我心目中不論價錢最「完美」合併膽機,所以我一用就將近八年)但如顧及銀包,此cyber100其實值得你慎重考慮,前者hi-fi得來又富感情,后者效果略差,但同樣今人聽得令人手舞足蹈,相信如此答案,您應該知否選擇了吧!

至于cyber100的有什么較明顯的「弊病」,我認為其整體空間感飽滿,但唯缺音場深度略淺,立體感不足,這一點看來要交由發燒友自行搭配處理了

pro ac studio 140


這不單止是一篇有關英國著名Pro Ac喇叭廠的新作測試報導,它還是一篇自己歷來挑選喜好喇叭音效取向 的最新音響美學啟示錄。

在這世上己經很少廠家能像Pro ac般,「憑耳試聲」來設計喇叭了,Pro ac穩守此可告貴傳統,所以屹立至今三十年不倒,個人認為,Pro ac的所有喇叭不論在效果及音色上都是屬Hi-End級數的(尢其在定位感及結像力方面),像現在我要論述的studio 140同樣秉承Pro ac傳統,擁用至高的重播聲音水準,然而做為Pro ac全新的設計,studio140仍然與其過往設計有些音質上的改變,從聲音上你可明顯聽得出140在底頻上做出很大的改進,與從前的studio150相比,你可以輕易聽得出140的低音潛的更低、更雄渾、更豐滿,而最得的還是其高、中、底的質感好到無以復加,像真度非常之高,尤其當配以audio note meishu時,其中頻厚度之佳,簡直就有ATC喇叭之風,那種質感,那種音色密度,肯定令你一聽難忘,為進一步証實Pro ac這一特性,我轉用一部中國制造的korsun U2原子粒合併機(外型與著名的red rose一模一樣,但價格卻相差數倍有多),結果Pro ac依然故我,過往我從未在Pro ac作品上聽過如此杰出的中頻特色,(對,包括當年高級系列的Response 3、3.8)而今這一對140「完成大業」成為Pro ac有史以來最出色的「中頻」代表作。

以上則是140帶給我的額外驚喜,但真正吸引我有興趣測試140的主要因素,還是廠方宣稱的高效率設計,一直以來,我不斷在找尋好聲易推的傳統箱形喇叭,從我過往聆聽任何類型的放大器而言,單端直熱式膽機是我的最愛,但其唯一缺點就是功率單薄,喇叭效率正常者不過90db都甚難表達出單端機種的生氣與魅力,聆聽140過后,我如釋重負,140確實容易驅動,每聲道輸出八瓦的meishu雖未至于推動140產生虎虎生風之效,但己可算是可喜可賀了,細功率下的140音質細膩動人,全頻質感一流,播放人聲及弦樂之美艷,簡直有如天籟之聲,並非任何非單端膽機所能比美,而且底頻澎湃有致,如果你從未聽過高效率的喇叭開聲,聽此喇叭過后,你會從此墮落高效率喇叭的情網,那種一舉手一投足,都是那輕松自然,在自個180平方呎的聆聽窒,140表現稱職,以8瓦的演出,140當屬列入「箱形喇叭」最易推動的少數「民族」之一。

至于其它匹配機種方面,140可說是「百搭性」,從細功率300b到皇者 marantz 9甚至是石機,從8瓦、二十瓦、五十瓦甚至過百瓦的輸出功率,140都全部照單全收,一律發出今人震奮的音效,尤以在marantz 9的驅策下,140那種天崩地裂的爆棚力度,會即是今人口目瞪呆,在馬弊萬元之下,140甚稱全能喇叭,如果你目前正惆悵該換何對喇叭,這一對ProAc140是我可以強烈推荐的最佳選擇,當聽畢140過后,你會很容易指出別人家作品的長處與缺點,同時你又會發現其它喇叭想要整體勝過它,在同一價格的機會率几乎是百分之一,由于我聆聽室擁有多過喇叭,(包括ATC 20 T,MIEANGR MRM-1、RX7,SPECIA 60,Audio note az two,TAD300及這一年里在hi-fi房把弄Pro Ac response3、3.8與watt puppy7.1及老quad 63靜電喇叭)對此感觸更為良多。
korsun U2
最后也是最要的,我想告訴大家,140其實非常適合目前正使用任何類型小型喇叭的用尸升級,它擁有小型喇叭一切所有優點,例如精確的音場深闊度與容易擺位,但更重要的還是大喇叭即是大喇叭,那種聲音的從容感、底頻的豐滿度及爆棚場面,是任何小喇能所不能企及的,而這對140價格適中,但音效瓣瓣平均出色,我玩hi-fi多年,我敢肯定140在萬元馬幣 之下是最「完美」的座地喇叭,任何喇叭與之比撼,只會自討苦吃,落得不歡而散的下場!

mcintosh C220前級




嘩!近几個月試聽hi-fi真是試到痺,一回儿主編拿來的,一回 儿朋友拿來斗機的,雖說玩得不意樂乎,但其實是有點「反胃」,給人一種聽到「試」都怕的感覺,所以主編問我還有一部機來,要不要試一下,我馬上打了個冷震,心想:又來,不是喔!盛意難推,我反問他什么機呀,答曰:mcintosh 220前級,嗯!甘有唔同,因為mcintosh機種,一向是我最為欣賞的貴價機種,它外型擁容華貴,又有格調,一派玉樹臨風之態,聲音方面,mcintosh更深得我心,古董級的mc225、240都令我聽得滿意,之后又試聽新制的2202,如果你問我前後兩個不同年代產制的mcintosh會喜歡那一代呢?我會說后者,很多發燒友以為我是「壞舊派」,名氣大、越是年代久遠,就越合我口味,但對不起,我其實是一個很實際的人,我對hi-fi的要求:一定要hi-fi到盡,(即是高頻去得越盡越好,而底頻潛得越低越妙)兼要爆到十足,而且狀態要好,(古董機其實很難做到以上數點,就算hi-fi效果完美,狀態方面多數都不盡人意,畢竟年歷己高,就算給你找到一部完美如新的銘器,那其價格也必定屬飛天級數,何苦呢!)。


在此前提下,其實我目前使用的器材,除了新制的marantz 9及 Atc scm20T外,其餘的器材其實尚未入流,說來說去其實也只不過是錢在作怪,奈何!而現今又嘆過此mcintosh前級,更是令我自卑感加重,所以我覺得有錢佬應該重視這部前級,因為它聲音質素之佳,是勝過一些經典前級的(例如第三代的cat、sonic forinters line 3、mattise aton 等前級)它的高頻伸廷很漂亮,去得盡又來得幼,整體音域璀燦奪目,今人聽得心花恕放,我心想此效果配上ATC喇叭,必定好聲,結果一矢中得,ATC偏暗的高頻,兼帶「粗」的聲底,一經220洗禮即刻容光煥發,女聲的矜持,提琴聲的高貴感,都是過往atc喇叭所不能表達的,尤如我從前說過atc各款喇叭必要匹配高質素前級才能發揮出應有的神彩,如今再一次例証,當然220底頻威力亦不可小觀,它潛得底、收得緊,快速自然,不諱言ATC20T的底頻份量不能滿足220的胃口,大概50赫左左便去得無影無蹤,饒是如此,220在ATC20T完全沒有打斧頭的中低頻下,發揮出今人爽郎的清脆中底頻響應,那種緊湊又密不通風的強勁沖擊力,是所有萬元以下的前級所無法辨到的,再者220的整體音色好到令人聽的不願離座,它全頻感染力非凡,一舉手一投足都充滿韻味,令人聽的很投入,220不像很多貴價前只顧數據,不理感受,亦不想大部份古董前級(例如marantz7)一味感性,忘記現實,220可謂中間落墨,集hi-fi與感性于一身,它的圓滑厚潤、它的美感再加上見微知著的分析力,是任何發燒友所不能祗擋的,220買價馬幣十九千元,在今時今日來說不算貴,但亦不能說其便宜,不過只要任何朋友一旦與其接觸過,你就會覺得它物有所值,如果再加埋mcintosh的金漆招牌,那就可謂物超所值了,更何況這是一部全新制品,狀態、品質都有保障,你仲想點!我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主編盡量別把它太快拿走,否則日子難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