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3日 星期六

AVI鐳射機

目前市場上己經越來越少「專屬」CD
PLAYER出現了,就算有亦是那些粗糙濫制的數百元家用電器罷了,由于我沿用己久的
marantz
cd-17,己開始出現問題(不是開大聲時失真,就是有部份cd唯讀不出來),這是所有鐳射機的通病,我器材眾多,
但無論我如何更換器材,我的數碼體系(marantz
17+ps.audio
ultralink)一向來都從未更動過,它不但是我音響室里用的最頻密的器材
,亦是我音響室里最重要的器材,如今此數碼組合年事己高(周生病痛)(大概己沿用八年了)此事令我惆帳不己(又要破財了)
所以在年餘前我己經一直在注意數碼體系的走向與發展,但到最后試來試去,仍然未找到我的夢中情人,現在來的這一部AVI
CD

PLAYER產制英國,外觀比一般機種來得細小,面板設計簡潔,內置192
bit
解碼,查實AVI己算是成名己久的英國優質器材之一,當年(大概十年前)推出一系列前、后/合併機,
因為舞得著名靚聲大食喇叭ATC頭頭是道,而一時聲名大噪,但很可惜,至今為止,我尚未領略此原子粒的魅力,
(我遲早會搬一台來聽),你都知道我是ATC的忠實擁躉囉,既然如此,先聽一聽廠方的
cd player,亦不失為一個初探該廠實力的一個新開始。

這次為聽清楚此 AVI的實力,我特別搬出marantz 9+ATC
喇叭來為它驗聲,第一印象就是此cd
player增益比一般機種來得小,必須將音量制扭大几格才夠聲壓,除此之外
,AVI算是一部表現稱職的 CD
PLAYER,它感情豐富,播放女聲尤其靚聲,一曲陳慧嫻名曲:歸來吧!聲音甜到入心入肺,好到直頭
令人想去擁抱她的沖動,而播放弦樂方面,小提琴聲之煙韌大有聆聽更高價品種的感覺,AVI感染力強大,
比一般日制機種來得更優秀更直接,與我的cd-17+ultriline玆比,不錯此組合動態更猛勁,音色也更通透,
但在感情上cd-17+ultriline遠不及此avi

來得濃情密意,而且扭大音量亦不覺AVI刺耳,(相反cd-17+ultriline就有多少勞吵)至于動態方面AVI表現不過不失,
一些澎湃的交響樂樂章,仍有足夠能力去應付,但重播大鑼大鼓方面的勁抽程度,我就認為AVI始終還是欠缺臨門一腳的功力,
講到尾AVI仍屬氣質型、文化式的紳士鐳射機,用它來唱「無厘頭」音樂,其實你根本不需要用到如此高級的鐳射機,好了,
AVI鐳射機大致持性盡于此,它到底適不適合閣下之體系使用,就交給您去決定了。

audioquest :cheetan


又是一款名為audioquest的
線材,說真的今時今日還在評論此名廠的接線如何好、如何棒,實在有多此一舉之嫌,因為在十年前,
AQ早己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良好的口碑,聲音質素優秀、取價合理,几乎己成為AQ的座右銘,不過不說你不知,
過往AQ雖然聲音質素卓越,但卻有一項弊病鮮為人談,:那就是中頻尚未夠圓滑順暢也(對,包括著名靚聲的clear喇叭線),
但自前年開始,AQ廠方在究制線材上取得突破,新一代AQ的各款訊/喇叭線,都在聲音上給人全新的聆聽感受,與舊款比較,
新系列的AQ聲音更趨通透清新、中高頻的「沙粒感」己收斂了很多,令人聽得非常暢快、醒神,但雖然如此,
AQ的「聲音」始終與我的要求有段距離,所外當我最近聽到AQ又有「小動作」時,我就分外興奮,希望AQ這次的表現能真正的令我心服口服。

在此之前,附帶電池的AQ線材,己在各地名滿亨譽,其實這種現象,在現今的傳媒己見怪不怪,總之我一天末聽過,
我就絕不相信江湖論述,結果這第一篇論述AQ附帶電池報告,我決定拿自個最為欣賞、被我視為「線神」
的同們師兄audioquest
diomind MKII,來自相殘剎一番。
AQ DionondMKII
是我自玩HI-FI以來,最深得我心的訊號線,我個人對它愛之深切,並將它列入「不買行列」
而且曾將它放入我至愛「浪漫經典篇」大書特書一番,現今ch
eetan「披電」上陣,就讓我們看看結果如何!

甫一開聲的cheetan,聲音非常干淨、通透,是一款靈氣迫人的純銀訊號線,與diomind相比charten高、中、低頻瓣瓣靚盡,
除了氣質上我仍然欣賞diomind的飄逸出俗音色外,在hi-fi效果方面cheetan處處佔盡上風,它高頻的通透、
中頻的豐澤及低頻的線條美都令diomind MK II毫無招架之力,換言之,這對「披電」上陣的訊號線,實則殊不簡單,
它輕易將我列入經典行列的訊號號線在hi-fi效果上輕取diomind MK II,成就之大令人咋舌
(要知道diomind是我與近百對訊號線比試后所甄選出來的名線)總括而言,charten播放任何類型的音樂都非常稱職,
而且樂器及人聲口型比例纖奏合度,體現在聲音上cheetan的凝聚力特強,立體感特別顯蓍著,音場塑造能力超強,
再加上它那天賦甜美的中高頻及充滿磁性的中頻魅力,造就ch
eetan成為當令史上最強訊號線之一!

ps audio Xstream digital數碼線



近年ps
audio「花招」越來越多,除一系列晶体前后放大器到喇叭線、電源線,而今「燒」到數碼線,而在

psaudio眾產品中,我特別眷戀其接線產品,因為我聽過其多款接線全都無一衰聲,故這次我對其數碼線期望甚高,
所以特別「指名道姓」要聆聽此hi-fi附件,結果此數碼線果然不負重望,因為
從音色論,從音響效果論,此線肯定是當今世上最靚聲的數款
數碼線之一,它高頻異常甜美柔順,令原本刺耳難聽的「數碼聲」頓然變得柔情似水,當播放黃紅英一曲:山茶花,
那種出谷黃鶯的絕美音色被x發揮的淋離盡致,不諱言,這是自我有pad油浸線以來,第一條令我聽得最稱心滿意的數碼線,
與pad相比,Xstream digital處處都高人一等,pad則盡顯高頻「開叉」的弊病,總之聽慣Xstream digital開聲,你很難再聽回其它接線,x聲底魅力驚人,
未聽過者,你將永遠不會相信在音響界里會有「一線定生死」這一種論調,其次x中頻极具「骨感」擁有大量訊息之外,
還感情豐富,擁有大量「催情劑」讓聽著完全能與「數碼世界」和睦共處,你要知道,目前我以聆聽黑膠唱片為主,
如果我認為此線中頻了得,那你也不必再有什么苛求了,當然在音響世界里,沒有所謂絕對靚聲的產品,Xstream digital亦然,
在效果上我就嫌Xstream digital中低頻份量尚未足夠,不過在「感性」方面x就堂而煌的踏入殿堂級數,成為當今世上最具音樂細胞的數碼導線。
ps
audio第一炮數碼導線,己成績斐然,今我不禁幻想,有朝一日,ps
audio做回其老本行(數碼轉盤及解碼器,有誰會不認識當年名動一時的ultralink
解碼器)那豈非靚到飛天,想到於此,我不禁口沐生津也

TRANSPERENT 電源線

接線在HI-FI音響裡己成為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硬體」
,一條接線可以如何影響整套體系的聲音質素,大概你我已心知肚明,而線材的價格由平直數百元到數万元亦有交易,要如何取舍,
完全按個人聽音口味作決定,對我來說,接線價格為何並不重要,最重要的反而是,它對聲音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
而這大到會否令我們傾家當產如此犀利而己。
而現在我正要論述的這一件transperent電源線,其音效雖未靚到飛天,但表現之佳,卻輕易可讓任何人都聽都出,
transperent電源線最出色的地方在于質感上的強烈感及音色上的柔順度,不論我將其接駁到任何一部器材,它依然維特此一強項,
証明了此一transperent電源線,並非是一條「呃食」之作,它是一條有能力改變任何體系音效的平價電源線,
是所有準發燒友必備的「hi-fi良藥」!
當然不能不提此電源線用在cd
player效果特別標青,音效頓然茅塞頓開,壓縮感甚少,而數碼聲也變得較為悠揚悅耳,所以如果你想用最底的代價來提升自個的音響品質,
這電源線不失為一個「平、靚、正」的佳選。

ATC SCM 12

ATC是
一對怎么樣的喇叭,我已在「至愛」專欄中「浪漫
經典」詳細解剖過了,
今次我再次提及此喇叭,
是想知道前后近十載,
到底昔日的ATC與今日的ATC它們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越是有機會接觸各國名器,

我就越是覺得大部份的音響寫手都是以訛傳訛之輩,
毫無水準可言。
長話短說,甫一開聲,ATC首次給人有「高頻」的感覺
(這是ATC喇叭最遭人詬病的地方),
以此而論,
而今ATC喇叭己今非昔比,

有「高音」的ATC己誕生了,現在ATC20己是一對具備高、中、

低的完備喇叭仔,
而ATC喇叭一向賴于成名的凌利動態及中頻厚潤特色依然保留下來,
重播大鑼大鼓,
它一樣令人聽得眉飛色舞,

播放人聲時特別厚潤的甜曖聲底依然讓人迷戀不己,在目前舉世喇叭仔中,
擁有動態與甜美中頻而言,
ATC暫時仍是「大地在我腳下」,
所向坡靡,再將對手遠遠拋離,然而ATC雖然保留昔日神韻之餘又加添
一丁點
可貴的高音存在感,
但過往的弊病仍然留傳下來,對,
ATC喇叭大食,己舉世公認,但其實這並不是什么大不了之事,

最大的問題反而是鮮為人提及的
「鼻音過重」現象,

這是ATC喇叭渲染特色,
喜歡著會說其濃情密意,但對我而言,不論是今日還是昔日ATC
所產制的喇叭終就有這一弊病,
這是設計上的一個缺陷,
如何解決就有待廠家自個傷腦筋了。


總括而言,ATC20是一對名副其實的HI-END級喇叭仔,
要完全征服它,就要用盡閣下所有HI-FI智慧,
到時ATC20將會是一對靚到飛起的超級喇叭仔!

consonance cd player


中國產制的consonance
在hi-fi市場上己有一段頗長的日子,其旗下產品一向走貴精不貴多
的路線兼外型獨特,說實在,
我還是第一次聆聽此品牌的產品,
現今手上收到的這一部為號
稱Sacd的鐳射機,此機
重量十足,外型朴素無華,機頂鑲上方木,
給人很有質感的感受,造工異常精細,
內里結構最大的賣點就是內置真空管,
相信很多讀者都會和我一樣有個同樣的疑
問,就是到底這部應用真空管的鐳射機其聲音會否甜密厚曖但
分析力又會否相應變差?

講多無謂,甫一開聲的consonance 己呈現出很好的高低頻響應,而其中底頻尤其今人欣賞,
consonance 的底頻深沉有力,而且潛的夠底,在聆聽一些大型交響曲的爆棚片段時,非常的過隱,
它雖末表達出地崩山搖的威勢,但卻擁有一種層層、疊疊的沖擊力,
再者用 consonance 播放 JAZZ樂曲,
一樣優為尚之,牛筋的彈力与力感,都得與充份的發揮出來,consonance
售價四千餘元,並不可以說是部平價鐳射機,
但以其低頻表現而論consonance 算是合格了。
高頻表現方面,consonance 屬清麗幼細型,無論是弦樂又或人聲consonance
都是那麼的婉約動人,
「秀氣」是consonance 另一令人激賞的地方,以往同價機種給人
粗糙的感受在consonance 中將不會發生,
至于整體音效方面,我認為consonance中頻表現中規中矩,它不特別厚潤,也沒有乾簿之跡象
(當然這是我與唱盤音質作準而言)
不過世上並無完美器材,consonance 在這方面的問題,發燒友或可在線材又或避震方面下功夫,
以求取得一個互補長短之良策。
另一方面,consonance 能夠同時即刻切換SACD及CD模式,通常SACD片子都具有雙層形式
(即SACD及CD並存)
在同一張比撼consonance 此功能時,我查覺兩者音效相差甚微,SACD形式或許會好一些,
但有時又覺得CD模式亦有可取之處,
前者音質較細緻,后者音效較雄渾,發燒友就應個人聽音口味作出取舍吧!
歸根就底,consonance 是一部整體分析力甚佳的鐳射機,它沒有「膽味」
但一樣今人聽得入耳,加上其外型獨具品味,
如果發燒友目前正在尋覓鐇射唱機,consonance 這一品牌值得你去探一探它。

audio analogue donizetti cento power amp



audio analogue從前以一部平價原子粒合併機puccini打響名堂,這是一部音色精巧,外型高雅的實用型放大器,由于聲美價平,puccini就此風靡 全世界,因此也成為一個經典的傳奇,相隔數十載,這次我聆聽audio analogue 是比pucini更為高級的前后分離功放,外型上d&c秉承audio analogue 銀白色的傳統及簡潔的外型,有一種高貴脫俗的格調,開箱試聲后你會發覺d&c聲如其身,具有一種纖纖音色之餘還帶有絲絲層層的清新味道,是的 d&c音色不會厚潤,動態不會特別強橫,力水也不怎么強勁,但聆聽此前后級,你總會覺得它有一種耐聽的感受,不論重播任何樂聲,古典樂也好、爵士 樂也好、又或者是那人聽人愛的人聲,d&c都是如此扣人心弘,如此今人聽得痴痴如醉,尤以重播我最為欣賞的jecqueline pre大提琴演奏,cello那種骨肉均勻的重現感,完全今人歷歷在目,琴聲的呼吸,琴腔的共嗚、諧振及音色的豐滿度,都被d&c發揮的淋漓盡 致,盡現一代名琴之風範,過往我聽過很多功放,但都甚難表達出像 d&c那麼輕重分明的優美體態,它們一般不是「份量」太重,就是質感不足,d&c整體表現優異,就連一些比它昂貴的機種,都末必能做到如 此瓣瓣平均的表現,在hi-end世界里,千全是難買平衡感的,所以d&c仍然值得你去聽一聽它。
當 然有興趣購買d&c的朋友,最主要的因素還是因為鍾情于其音色,是的audio anologune音色別具一格,它聲音精細清秀中但不帶冷硬,感倩之豐富雖不及膽機之濃烈,但在石機領域里己算是頂尖級數,它溫曖圓潤不帶機械味,令人 毫無抗拒的續繼聽下去,這是一般平價石機所無法辨到的,當然用馬幣三萬餘元就只得到這一hi-fi元素,似乎是貴了一點,不過這論朮其實尚未完結,因為 d&c的高低頻表現同樣是一等一的,只要匹配效率不低的喇叭(例如b&w cm1)d&k的一高一底表現是完全達到典範級數的,而這時d&c聲音密度之高,達到了一個很高的hi-fi成就,高頻伸廷不著邊際,低 頻豐滿有力,在我的一百六十平方尺的斗室里,d&c加上b&w cm1其表現之佳,絕對可讓任何hi-fi初哥即刻神魂顛倒,最后的結論就是:這是一套音色精美、功率輸出中等(大概每聲道六十瓦左右吧)匹配高效率喇叭 必定好聲的前后級,除非喇叭本身質素缺佳,否則你想d&c不美聲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