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W 805在世界各地評論甚多,有的寫手讚聲連連,有的又說似乎難以言辭,看來此喇叭並非「友善」,似乎「溝通」有了些問題,情況就好像當年的TAD TSM 300 在香港評論「輝煌騰達」,但事實上我又真的聽不出它有什麼特別喔?當然,言歸正傳,如果你很想知道我對此805的看法如何,那你現在就要落足眼力了,
到底多了一個S在805后面的B&W有又何「不可告人之秘密」?
首先我覺得805S的通透高頻,是此喇叭的重要核心,不諱言,此喇叭的高頻表現,絕非泛泛之輩,它晶瑩剔透,去得很盡兼且音色非常艷麗,用它來播放任何樂聲及人聲,都具有天籟之聲,近乎一種不食煙火之特性,簡單來說805S的「鑽石高音」在同級中大概可稱皇了,由于805S高頻是如斯的出色,一時興起,將audio note 300b匹配805S開聲,嘩!那種音色的純度、順滑感及無限制的伸廷,好到史前無例,號角式喇叭肯定要靠邊站,這是一種很難用筆墨所能形容的美色,總之嘆過此組合的「艷」,再翻聽任何系統,你必會當堂「沒晒木」,這是我的聆聽經驗,
讚完了805S可愛之處,現就要進入為什么805S會有模梭兩可的論談課題?
經過一段與805S相處日子里,通過不同組合的替換,我認為,線材的應用起了一個舉足輕重的影響力,由于805S的出色高頻、伸廷無限,從而影響了整體的平衝感以至有「拖慢」的感覺出現,所以改善方法,就是要將它與「時間同步」,而解決之法又最簡單的就是採用優質純銀喇叭、訊號線,其它非「銀」的我不要說了,當我用上了

至于效率與底頻方面,805s其實屬「易推」種類,單端十瓦八瓦依然能應付自如,當然你要低頻洶湧,爆棚無論,單端是無法辨到的,而805s畢竟也並非是高效率號角喇叭,用單端測試它只是想了解805s效率為何,基本上,我認為每聲道足料輸出五十瓦以上的膽\石放大器都能充份發揮出805s的潛質,低頻方面,805s則屬斯文自然型,它在這方面徐徐有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